洪浪滔天,却冲不进热搜榜单;军民奋战股票配资学习平台,却敌不过景区人海。当广西洪灾在舆论场中“隐形”,我们失去的不仅是信息,更是人类最基本的共情能力。
10月1日,当大多数人开始享受国庆假期的欢乐时,珠江流域正经历着44条河流超警洪水的考验。右江百色水利枢纽出现2001年建库以来最大洪水,左江上游水口河出现建站以来最大洪水。
这不是广西今年首次遭遇洪灾。就在不到三个月前,隆林各族自治县曾遭遇强降雨,新州河超警戒水位1.71米,形成2004年建站以来实测最大洪水。
01
在国庆黄金周的热闹喧嚣中,广西的洪灾几乎成了一场“静默”的灾难。
珠江流域的44条河流超警洪水,超警幅度最大达4.06米。水利部门紧急调度郁江干、支流水库群拦洪7.1亿立方米,百色水利枢纽拦洪削峰率达70%。
展开剩余81%这些冰冷数字的背后,是无数人的不眠之夜和艰苦奋战。
而同样在广西,隆林各族自治县之前的洪灾导致36.17公里道路冲毁,391.3公顷农作物受灾,600余户房屋受损。消防救援人员驾驶橡皮艇在积水严重区域穿梭,武警官兵奔赴重灾区帮助村民搬运物资,该县累计安全转移群众476人。
02
当广西同胞与洪水搏斗之时,我们的热搜榜在关注什么?
景区人山人海、商场消费火热、高速公路堵车、明星狗血八卦...…这些“鸡毛蒜皮”的小事占据着公众的注意力。而一场关乎同胞生命财产安全的洪灾,却在舆论场中几乎隐形。看来《照相馆》、731捣鼓起来的情绪没有持续三五天就烟消云散了。
这并不是偶然现象。
有研究指出,网络热搜在形成过程中存在碎片化、情绪化与偏差化等问题,经常引发舆论失衡。各平台热搜机制扎堆呈现不良信息、制造信息茧房、渲染恐慌焦虑。
表面看,热搜是数据流量的自然呈现,是算法根据点击、转发、评论等行为自动排序的结果。但实际上,“算法背后仍是人在设定规则”。哪些内容被加权、哪些被过滤,哪些话题被推上高位、哪些被悄然隐去,每一步操作都是平台价值取向的投射,都是平台的斤斤算计。
03
为何广西洪灾难以跻身头条?这背后是长期以来“节日氛围不容冲淡”的新闻报道陋习在作祟。
媒体习惯于在节假日期间营造一片祥和的氛围,将景区人山人海、商场消费火热作为报道主旋律,认为重大灾难报道会“破坏节日气氛”。
这种思维早已落后于时代。
现在社会的心态和观念都有了很大改变,没有那么脆弱,新闻报道也应当与时俱进,及时抛弃那些刻舟求剑的“套路”。
在当下这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,热搜热榜的重要性不容小觑。它不仅反映大众关心什么,也在无形中塑造大众该关心什么。
若榜单长期被娱乐八卦、消费主义充斥,公共讨论的空间就会萎缩窄化,社会共识的根基也可能被侵蚀。
看看下面某热搜的内容,在广西洪灾“隐形”的前提下,是不是可以感觉到它们的无聊无耻?
04
有人或许会问:报道洪灾就会妨碍普天同庆吗?报道洪灾就会有八方支援吗?现在人都自顾不暇啊!
确实,即使给了广西洪灾头条位置,也未必能立刻引来大量援助;生活在快节奏社会中的人们,常常因自身困境而无力他顾。
但关注本身即是一种力量,一个头条位置,象征着作为一个社会共同体,我们依然保有基本的共情能力。
共情由情绪共情和认知共情组成,是一种“从他人的立场出发理解他人内在状态和情绪体验”的认知情感状态。理性共情能够促使人们做出利他行为与亲社会行为,传递正确的价值观,减轻社会冲突。
当我们为广西洪灾留出关注空间时,我们实际上是在抵抗“同情疲劳”的侵蚀——那种长期暴露在负面信息后产生的淡漠情绪。
信息时代,我们每天接触大量负面、骇人的内容,很容易产生无能为力感,进而对他人苦难免疫。但正如学者所言,“没有同情就没有同情疲劳”:处于困境之中的医护人員看到有人受苦,他们想要减轻他人的痛苦,但並不總能成功,於是同情疲勞開始阻礙同情。
关注洪水,不是为破坏节日气氛,恰恰是为证明节日中的人情味。
在全球化、网络化的今天,欢乐与忧虑本就同时存在。我们庆祝国家繁荣、家庭团聚的同时,也能为受灾同胞留出一份关怀与祈祷。这种多元情感并存的能力,正是人类情感丰富与成熟的标志。
今天,我们还能为广西洪灾喊出一声“给个头条吧”;明天,如果我们连这声呼喊都发不出,或者觉得发出没有意义,那才是真正的社会悲剧。
当洪水退去,头条更迭,但愿我们不会因为今天的沉默而羞愧难当。
----- THE END------股票配资学习平台
发布于:湖北省鼎合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